脉不表证罢而里证具,宜泄去其胃中实热而愈矣。故凡烦闷喘呕,身热足冷,便是发之候。
有阳邪内传阳经,冷汗时出,误认阴寒者。 此又在症上分轻重缓急而言。
里热作喘当分肺胃心三经主治。 仲景用山栀豆豉汤,治里有烦热,不能作汗外解。
至于毒内结,唇焦口燥,热在血分,不渴之症,用升麻清胃汤清阳明血分之热,人都不知也。 若小腹硬满,小便不利,大便或结或黑,如狂喜忘,渴不饮水,为淤血发黄,此症之分别也。
总之,伤寒外感风寒,里无积热。 另有发汗,已热气已泄,反发黄者,非瘀热发黄,当于寒湿中求之。
未止者,四日后下之,此作协热利也。此申明和解,可以通津液发汗也。